酒的起緣
相傳靈長類動物有著儲存果實的習慣,有時會因自然發酵意外釀成猴兒酒(猴子酒),但這類野釀純屬偶然,當靈長類演化成人類後才懂得有計劃地釀酒。酒作為標準飲食,也用於醫療用途、放鬆和產生快感、娛樂、催情等其它的社交用途,早自史前就被世界各地的人們廣泛飲用。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也,從水酉,以酉目為之,酉說聲,一曰造也。」酒精從史前時期就有廣泛紀錄,作為標準飲食和醫療,因為它的弛緩劑和欣快作用也做為消遣目的,比如春藥。酒也有宗教色彩的神秘用途,像是希臘羅馬宗教在欲死欲仙的酒神祭拜儀式認為喝酒可以和神一起狂歡;在基督徒聖餐和猶太教逾越節中也使用酒。
酒就是毒品
《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明定,毒品的定義是「具有成癮性、濫用性及對社會危害性之麻醉藥品與其製品及影響精神物質與其製品」,酒精「會讓人出現幻覺、亢奮、危害他人與自身安全」。那既然符合毒品的定義,為何政府還使之合法呢?以下整理幾點給你知道。
1.使用者過多
大麻合法化的倡導者經常指出,2015年的皮尤研究報告指出,幾乎一半的美國人(49%)嘗試過大麻。這與12歲或以上報告他們目前飲酒的美國人數量大致相同。從實際情況來看,無論哪種情況,你如何取締大約一半人口經常進行的活動?
2.酒業強大
美國蒸餾酒理事會報導,2010年,酒精飲料行業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超過4000億美元的資金,僱用了超過390萬人。這是很強大的經濟實力。使酒精違法將給頒布禁酒的國家經濟帶來重大財務打擊。
3.酒精得到基督教傳統的支持
禁忌主義者歷來使用宗教論據禁止酗酒,但他們必須與聖經作鬥爭才能做到這一點。根據約翰福音,酒精生產是耶穌的第一個奇蹟,儀式上喝酒是聖體聖事的核心,聖體聖事是最古老,最神聖的基督教儀式。葡萄酒是基督教傳統的象徵。酗酒會影響公民的宗教信仰,這些公民受到承諾宗教自由的憲法的保護。
4.酒有古代史
考古證據表明,含酒精飲料的發酵與文明一樣古老,一直追溯到古代中國,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酒精不屬於我們經歷的時間。這些傳統是需要努力克服的。
5.酒很容易生產
酒很容易製作。發酵是一個自然過程,禁止自然過程的產物總是很棘手。
總結上述來看要將酒精列為不合法,在目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在本質上酒精本身可能是合法的,但人們在其影響下做的事往往不是。
酒的氾濫程度
其實在許多國家,酒精飲料都被用於搭配午餐和晚餐。在某些的地方和區域,如中世紀歐洲,酒精飲料(特別低酒精含量或類似啤酒的)被相信是避免傳染疾病一個方法(例如霍亂)。雖然酒精能殺滅細菌,但是供人類飲用的酒由於酒精濃度不夠高,幾乎無消毒作用,也因為傳統一直延續到今日。
而在寒帶地區,高濃度酒精飲料如伏特加普遍地被飲用,可能因為酒精是一種容易吸收的熱量來源,並且會使周邊血管擴張,體表皮膚變熱,讓人有祛寒的感覺,但這是一種危險誤解,因為血管擴張反而會導致熱量加速散失,應該根據當地環境搭配飲食與適當的禦寒衣物。
近年,各國不少酒精品飲者,使用加壓裝置加壓、加熱、蒸餾或用AIRCPHOLIC方式將酒精氣態化以氣體形式吸食,其目的是透過直接將酒精擴散至血液中,以達欣快作用及快速代謝。
又因為酒是可以合法取得、方便取得的飲品,在濫用性上又更勝毒品一籌。
酒的危害性
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的資料顯示,關於常見管制藥品其傷害性及成癮性比較,包括煙、酒。酒精對身體造成的生理傷害和依賴性,比大麻和搖頭丸來的嚴重,雖然未及古柯鹼、海洛因對身心靈造成的傷害,但還是不能小看酒精的危害性。
其中有趣的是酒精的傷害性比吸菸嚴重一些,而飲酒人數遠高於吸菸人數,但無法控制菸癮的人數則遠高於酒精成癮的人數。
戒斷症狀的危險性
長期飲酒者若突然停止喝酒,可能會有酒精戒斷症候群,同時會出現噁心、嘔吐、全身疲倦、心跳過快、盜汗、血壓及體溫上升等症狀,或是煩躁不安,眼、唇、手發抖,甚至全身性的痙攣和產生幻覺等,相較於其他有毒物質帶來戒斷症狀更為危險,甚至死亡。
當您或您的家人有類似情況,請及早尋求專業幫助,與我們聯絡:03-867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