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喪屍煙彈開上路 撞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

當喪屍煙彈開上路 撞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生

一場原本充滿青春與熱血的單車環島之旅,卻在一瞬間變調。

5月22日,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學生自行車隊行經彰化時,遭一名蕭姓男子開車逆向衝撞,造成7人受傷。事後檢警採集蕭嫌尿液,驗出毒品陽性反應,他也坦承事發前施用了**海洛因、安非他命與「喪屍煙彈」**等多種毒品。

這不是個案。今年以來,多起重大車禍背後,都有同樣的關鍵字:毒駕。其中,喪屍煙彈的使用頻率與危害,正快速攀升。


「我以為只是電子煙,沒想到這麼可怕。」

一名18歲的學生,曾在我們戒毒中心接受輔導。他告訴我們,他第一次吸食喪屍煙彈時,根本不知道那是毒品。

「朋友說這個很放鬆,我就吸了幾口。大概過三分鐘,身體就開始飄了,像浮在半空中,眼前東西模糊,整個人控制不了。」
「最可怕的是,我那時候在開車。腳不聽使喚,方向盤也握不緊。我知道自己在移動,但不知道去哪裡、也停不下來。」

這些不是誇張的渲染,而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後果。他反覆說了一句話:「那不是什麼好玩的東西,是會要命的。」


「喪屍煙彈」到底是什麼?

喪屍煙彈是一種外型與一般電子煙無異,但內含新興毒品成分的煙彈,常被誤以為只是「有口味的電子煙」。

其中最具危險性的成分之一,就是依托咪酯(Etomidate)——原是麻醉用藥,如今被非法添加進煙彈中販售。依托咪酯會造成:

  • 強烈恍惚與記憶空白

  • 手腳癱軟、無法協調動作

  • 肌肉僵硬與暫時性意識斷線

  • 嚴重時甚至可能失去知覺

這些反應不僅讓吸食者「自以為清醒,實際卻在半昏迷狀態」,更使得在開車、騎車或操作機械時極度危險。


「新聞寫的是車禍,其實是毒品開上了馬路。」

我們不只一次在戒毒現場聽見這樣的故事。

喪屍煙彈的外觀包裝與合法煙彈幾乎無異,有水果、薄荷等香味,網路上甚至以「助眠電子煙」、「放鬆煙彈」等名稱販售。青少年一旦嘗試,很容易低估其危險性。

在我們中心收治的學生中,有超過四成表示使用過或接觸過這類電子煙產品。他們多數是「不小心碰到的」、「以為沒那麼嚴重」,但往往一試成癮,開始頻繁使用,在不自覺中失去身體與判斷的掌控。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使用喪屍煙彈,該怎麼做?

我們知道,當你懷疑、甚至確定身邊的人正在使用毒品時,心裡往往是矛盾的。你想幫他,但又怕說錯話、怕他排斥、怕彼此關係撕裂。

請記得:他不是壞人,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

以下是我們建議的做法,也是我們在戒毒工作中看見最有效的方式:

    • 先穩住你自己,不批評、不逼問、不否定。
      讓他知道你是安全的人,可以開口的人。
    • 找一個平靜、無壓力的時機跟他談。
      不是「干涉」,而是「關心」,用你看到的事實出發,不說教、不情緒勒索。
    • 舉出具體的影響,例如判斷變差、生活混亂、與家人關係緊張。
      這比抽象的「你怎麼變這樣」更容易讓他思考。
    • 讓他知道:這不是沒救了,而是可以處理的。
      他可以選擇從現在起讓自己改變,而你願意陪他找到方法。
    • 引導他接觸一個有真實戒癮經驗、懂得面對毒品問題的環境。
      像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這樣的戒毒機構,提供結合生活技能訓練、身心排毒、個人重建的支持路徑,不是藥物替代,而是幫助他真正脫離毒癮

📍那可拿新生活戒毒教育中心,長期收治新興毒品使用者,提供良善的支持環境與專業戒癮陪伴。
📩 歡迎私訊洽詢反毒講座、家長說明會或個案輔導資源。
📢 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喪屍煙彈的真相,讓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