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這麼小就接觸到毒品,該怎麼辦?(第45場戒毒會)

最近,我們接到一通令人心痛的來電——一位家長焦急地訴說著孩子的困境。這名國三學生脾氣暴躁,頻繁缺課,半夜甚至外出流連不歸。家長無奈地表示,孩子承認吸毒了,之前在 IG 上認識了一些所謂的”朋友”,才會變成這樣。他坦承自己嘗試過依托咪酯電子菸K 他命彩虹煙,卻毫無戒心,堅信「不會被關,沒什麼大不了。」

這樣的孩子,耳根子軟,對父母的話卻充耳不聞。家長只能眼睜睜看著,擔憂著,卻束手無策,甚至無奈地說:「如果他出事,我們認了,但萬一傷害到別人呢?」

這不是各例——我們近期接到越來越多來自國高中,甚至國小家長的求助電話,很遺憾的,環境的毒品問題正在惡化。但值得慶幸的是,更多家庭開始正視這個議題。

當孩子叛逆迷失,我們該怎麼引導?該如何讓他們明白這條路的危險?

我們邀請您參加這場分享活動——如果您發現孩子行為異常、疑似碰毒,甚至剛接觸到毒品的孩子,不妨讓他們在線上聽聽過來人的真實故事。這些曾經年少輕狂的「叔叔、哥哥們」,也曾篤信自己能控制毒品,卻一步步墜入深淵。他們會揭露毒品的真相,講述如何從成癮走向低谷,又是如何奮力爬出谷底。

📌 活動資訊:
📅 3/22(六)下午 2:00 直擊戒癮者的重生之路
讓孩子聽見最真實的聲音,給他們一次刻骨銘心的震撼教育。
歡迎分享,或許這正是改變的契機。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Sv5tyYCY1o1wqGf8

戒毒過來人分享,戒毒成功,戒毒方法,如何戒毒

沒有老婆,就沒有現在的我![三八婦女節特別分享]

當初俊麟接觸到毒品時,也沒想到自己之後會被他毀了,

現年三十幾歲的俊麟第一次接觸到毒品是在國中的時候,他覺得也沒什麼,因為他想停的時候就可以不要用「毒品我可以控制!」

然而20幾年後他才嘗到苦果,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再次接觸到毒品,這個毒咖啡包讓他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可以靠賭博賺更多錢,然而,錢怎麼來的就怎麼去,他一個禮拜就輸了一千八百萬,但他沒有放棄,隔天他老婆又發現兩百萬又沒了,絕對不能再繼續下去,不然孩子的未來將失去保障,為了救這個家,她給他兩條路,不去戒毒就離婚!深愛老婆的他,也深知自己闖了很多禍,所以也就聽從老婆的安排,然而,去到戒毒中心卻打破他的想像,他以為會被關起來,就像監獄一樣,但他體驗到的卻是有人在一旁關心他的食衣住行,並用一些方法讓他吃飽睡好。在進行到下一個戒毒課程,更讓他訝異,在烤箱排汗的過程中,他流出來的汗竟然是黑色的,這讓他十分震驚於毒品的危害,而且在排完身體的毒品殘留物後,看出去的視野竟有很大的改變,過去看到的綠竟然不是真正的綠,現在才體驗到:「原來真正的綠是這樣的!視野好亮!」但是,就算烤箱的收穫很棒,他知道這也只是前菜,更重要的是處理心理的狀況,以前的他總是把事情悶在心裡面,不願意說出來,但等到累積太多情緒後,事情一樣沒有解決,所以就一次大爆發,在戒毒課程裡面,他更了解自己,也能把自己的想法溝通出來,可以很輕鬆的處理事情,想法也越來越正面!

後來,戒毒回家後,他甚至體驗到了過去沒體驗過的~淡淡的幸福,這是之前賺很多錢的時候未曾體驗過的感受,因為心態的轉變,讓簡單的事情帶來真正的快樂。

從裂痕到和解:戒毒家庭修復指南(第44場戒毒分享)

戒毒分享會,如何與吸毒者相處

在與吸毒者互動的過程中,有什麼注意事項?要怎麼做才能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恢復往昔? 無犯罪促進會執行長將分享累積20幾年的戒毒輔導經驗,帶你了解吸毒者不為人知的一面,以及什麼關鍵可以幫助你們的生活恢復平靜

戒毒分享會,如何改變吸毒者,該怎麼讓一個人願意戒毒

內容主軸:吸毒家人們該怎麼做,能讓吸毒者改變,恢復家庭平靜。

內容細節:

  • 他為什麼會變這麼糟?
  • 糟糕態度背後的心理狀態?
  • 要怎麼做讓我們回到從前?
  • 如何讓他不再復吸?

誰適合參加?

  1. 不知如何與吸毒者相處的家人。
  2. 希望吸毒者恢復理智的親友。
  3. 欲了解如何幫助戒毒家庭回歸幸福的志工朋友 都歡迎報名喔!

時間:2/15(六)下午兩點

地點:zoom線上會議(請在上課前先下載zoom)

上一場講座參與者分享:

戒毒分享會,如何改變成癮者,家人酗酒怎麼辦

戒毒分享會,如何改變成癮者,家人酗酒怎麼辦

活動報名:https://forms.gle/ryJMTkSgtDtTMLqa7

如何與吸毒的親人溝通?破解6種常見情境,幫助他們真正戒毒!

家人吸毒溝通,家人不戒毒,男友吸毒,老公吸毒,小孩吸毒,新生活教育中心,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

家人吸毒溝通,家人不戒毒,男友吸毒,老公吸毒,小孩吸毒,新生活教育中心,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

毒品問題不僅摧毀吸毒者的生活,更深深影響著家人。面對親人染毒,許多家庭都曾無數次勸說、爭吵,甚至心灰意冷,但最終仍然束手無策。然而,戒毒並非不可能,關鍵在於「有效溝通」。

比有效溝通更重要的前提

你是否曾經這樣想:「吸毒者根本不可能戒掉!」這種觀念,其實是戒毒路上的最大絆腳石。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覺得這場戰役必輸無疑,那麼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事實上,毒品是可以戒掉的!!關鍵在於找到「對的方法」,而非指責或一昧抑制吸毒的渴望。

與吸毒者溝通的 6 大技巧!破解各式難題

吸毒者的心理狀態各不相同,家人在溝通時可用不同的方法來應對。以下針對 6 種最常見的吸毒者類型,提供具體的溝通策略。

1. 在外工作的吸毒者——選對時間,面對面溝通

如果你的親人在外工作,他可能會避開家人,甚至不聽勸。這時候,不要透過電話或訊息勸說,而是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面對面溝通,例如:
✅ 家庭聚會(如過年、長輩生日)
✅ 突然出現在他常去的地方,製造見面機會

面對面交談,能避免他藉故不回應,也能讓你更清楚觀察他的反應。

2. 失去理智的吸毒者——換個人來溝通

有些吸毒者對家人惡言相向,但對外人卻比較有禮貌。這時,可以請長輩、他尊敬的朋友,或專業輔導員來協助溝通,因為不同身份勸說,會有不同效果,成功率往往更高

延伸閱讀:教條式勸說無效,那要如何勸說?

3. 叫你「滾」的吸毒者——順著他的話說,建立共識

如果吸毒者一聽到你勸說就暴怒,甚至直接趕你走,那麼你需要「順著他的話」,而不是直接反駁。例如:

🔸 你:「我可以進去跟你聊一下嗎?」
🔸 他:「出去!」
🔸 你:「好,我不會進去,我在門外說。」
🔸 他:「出去!」
🔸 你:「我不會進去地你放心!」

這樣的對話能讓對方冷靜下來,避免硬碰硬,進一步創造溝通的可能性。

4. 不理你的吸毒者——什麼讓他感到安全?

有些吸毒者不回應你的問題,這時需要好好觀察他的狀況。如果發現他一直低頭滑手機或看書,這可能是他害怕直接面對你。身為家人,不需因此感到受傷,因為書跟手機是能讓他較安心溝通的媒介,只要能讓他把想法溝通出來就是好事

5. 以死相逼的吸毒者——反向操作,讓他正視死亡

如果吸毒者動不動就「要死」,家人往往會陷入恐慌,不知該如何應對。這時,最好的方式是創造一個「安全但可控制」的環境,讓他直面死亡的發生。

🔹 案例分享:
一名吸毒者與家人表示不要戒毒要跳樓,家人束手無策,請我去跟他溝通。那時候,我把唯一可以跳樓的通道擋住,我確認環境是100%安全,我問他:你是不是想要跳樓?我給你一個機會。讓他有機會在安全的環境下想像死亡過程。當他真正面對死亡時,發現自己並不想死。這讓我們有了進一步談話的機會,並成功說服他戒毒。

據我的經驗,80% 以上的吸毒者,其實都不是真的想死。只要用對方法,他們是可以被挽回的!

6. 沉默的吸毒者——用「靜默」引起他的好奇心

有些吸毒者經歷過太多說教,對家人或輔導員充滿戒心,不願開口。這時,你可以使用「靜默策略」,讓他覺得奇怪,反而主動開口。只要讓他開口,溝通的大門就打開了!

如何切入戒毒話題?3 種有效策略

不同吸毒者的狀態不同,因此需要根據他的情境來選擇適合的切入點。

方法 1:解決他的困境
如果吸毒者因欠債、官司纏身而向家人求助,這就是勸說戒毒的最佳時機。但記住,不要輕易幫他還債,除非他真的願意跨出改變的第一步!

方法 2:從生活問題切入
如果他沒有明顯的困境,但長期躲在家裡吸毒,則可以透過聊天了解他的煩惱,引導他去思考問題的根源。

方法 3:從關心家人切入
許多吸毒者事非常樂意幫助。可以讓他知道:「你去戒毒,不只是為了自己,也能讓家人安心,讓媽媽能好好睡覺,當孩子的好榜樣。」

結論:只要方法對了,吸毒者真的願意戒毒!

面對親人的吸毒問題,家人千萬不要絕望。透過正確的溝通技巧,你可以逐步打開他的心防,讓他願意踏上戒毒之路。如果你在溝通過程中遇到困難,歡迎加入 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官方LINE,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出最適合他的溝通方式!

 

本篇擷取自「穿越逆境,永不放棄」演講

講師介紹

譚熺賢,現任無犯罪促進會執行長,從事監獄犯罪矯正與戒毒工作超過 20 年。曾親身陷入毒品深淵 16 年,嘗試過各種戒毒方法,甚至一度想輕生。但最後,戒毒成功,並投入幫助工作,讓更多吸毒者與家庭走出痛苦。20 年來,我輔導過上千個家庭,深知「成功溝通」是戒毒的第一步。

如何有效溝通,幫助家人邁向戒毒之路(第43場戒毒分享)

如何救吸毒的人,家人吸毒該如何幫他

吸毒問題常讓家人陷入溝通的僵局,面對吸毒者強烈的主觀意識,嘗試交流時總是事與願違。常見的對話結局有三種:
1️⃣ 爭吵不歡而散。
2️⃣ 沉默相對,拒絕溝通。
3️⃣ 以「我沒事!我自己會戒!」等話語應對。

在這樣的情況下,連日常溝通都困難重重,更別提引導他們戒毒。但這並非完全無解!讓吸毒者願意聽、願意說,是改變他們對毒品認知的第一步。

家人吸毒如何處理,一見面就爭吵
🎤 譚熺賢講師,擁有多年實務經驗的毒品戒除專家,將在即將舉辦的線上課程中公開實用技巧,幫助家人突破溝通瓶頸,助力吸毒者踏出戒毒的第一步!

📌 課程資訊
✅ 日期:114年1月18日(六)
✅ 時間:下午2:00 至 4:00
✅ 方式:線上會議軟體
✅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無犯罪促進會 – 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
✅ 洽詢專線:(03)8671369 張其駿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講師簡介:譚熺賢
🎯 現職:社團法人無犯罪促進會執行長
譚講師深耕毒品戒除與預防工作超過20年,處理過無數吸毒家庭的困境。他致力於透過每月的線上分享,讓家屬掌握解決毒品問題的有效方法,重拾平靜的生活。
🏆 主要經歷
● 曾任台灣那可拿戒毒機構執行長16年
● 現任無犯罪促進會執行長15年
● 榮獲101年度全國反毒有功人士(毒品戒治組)
● 第17屆十大艾馨獎得主
103年「金舵獎」罪犯矯正類得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課程內容
🔹 吸毒者態度背後的心理機制
🔹 對話三要素:如何讓他說出心裡的想法
🔹 引導吸毒者思考戒毒的話題與技巧
🔹 面對溝通瓶頸,如何有效突破
千萬別錯過這場專業且實用的課程!透過正確的方法,您也能成為家人戒毒路上的關鍵推手!立即報名,改變從現在開始!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kfmYpNPufG2JVi5r9

報名專線:03-8671369 施小姐

孩子深陷毒海,家長如何伸出援手?

如何讓一個人戒毒,不願意戒毒,家人吸毒溝通

對於有吸毒孩子的家長來說,戒毒的過程既艱難又充滿挑戰。在第42場戒毒分享會中,無犯罪促進會執行長譚熺賢,以其20餘年的戒毒與犯罪矯正經驗,為家長提供了深入的見解和實用方法。

吸毒的隱藏危機
譚執行長指出,吸毒者同時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因此會低估毒品對他人帶來的影響,甚至將沒錢、健康惡化及人際破裂等問題歸咎於其他原因。因此,讓吸毒者意識到毒品問題是成功的第一步。

家人吸毒怎麼辦,兒子吸毒,弟弟吸毒
幫助吸毒者的四個關鍵步驟
1. 建立關係
在勸導戒毒之前,要先取得吸毒者的信任,傾聽是能讓他講實話的關鍵之一。
2. 達成戒毒共識
父母為了孩子好,希望他戒毒,卻因此發生爭執,這是因為親子之間並沒有”要戒毒”的共識。 譚執行長分享了自己與學生家人合作的經歷,那位孩子徹底擺爛,因吸毒者習慣逃避,就像摀住眼睛,看不到生活中的任何問題,要引導他戒毒,不斷提醒他變得多糟並沒有幫助,啟發他真的看到生活中的變化才是關鍵,讓他知道因為毒品變糟了。
3. 有效溝通
找到吸毒者願意交流的切入點,若身為父母被小孩拒於千里之外,這時找到一位吸毒者能信賴的朋友或長輩,會是可以快速打破僵局的方法,也可透過短信等方式進行間接溝通。
4. 必要時創造問題
如果吸毒者仍然拒絕改變,家長可以採取更具體的行動,例如讓吸毒者自行承擔生活費用,或透過公權力讓其面對行為後果。

科學化戒毒與家庭修復
成功的戒毒過程需要科學化的方法,包括排汗烤箱課程一對一輔導和價值觀重塑。更重要的是,透過教育和支持,修復破裂的家庭關係,幫助吸毒者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與責任感。
與會者的感言
多位參加講座的家長分享了收穫:
• 「講師的實務經驗讓我更有信心。」
• 「按他的建議,我會試著和孩子建立信任,循序漸進地溝通。」

戒毒講座推薦,講座協助打破吸毒僵局

這場講座為許多家長提供了希望,也讓他們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如果您也在與毒品問題搏鬥,不妨參考這些專業建議,為孩子帶來改變的契機,戒毒諮詢專線:03-8671369。

想要報名下一場研習班,最新研習班報名網址:https://getoffdrugs.org.tw/%e6%88%90%e7%99%ae%e8%80%85%e5%ae%b6%e5%b1%ac%e7%a0%94%e7%bf%92%e7%8f%ad/

戒毒永遠擺脫毒品,有可能嗎?(第41場戒毒分享)

第41場戒毒分享會

一位媽媽的痛:從沒想過會有這一天,世界瞬間崩塌

“那天發現孩子吸毒的那一刻,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然而家中尚有老人家,怕他們擔心,所以就跟他爸分頭找方法。尋求過警政單位、到處諮詢戒毒中心、也問過醫療機構。雖然我們努力尋找方向,但未來的路,依舊是一片未知,我們深感擔憂……”
現代社會媒體的多元與缺乏管制,讓孩子們更容易在社交平台上接觸到毒品,使得許多家庭承受著因毒品引起的痛苦與壓力。或許,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為孩子、家人、甚至朋友的毒癮苦苦掙扎,尋找解脫之道。針對這一深刻且迫切的問題,新生活教育中心特別邀請了擁有二十多年戒毒經驗的專家,來為大家帶來一場關於戒毒的公益講座,分享他過去試過的戒毒方法、他遇到的成功案例及所面臨的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讓專家解答你的疑惑
戒毒過程中常見的問題包括:
• 戒毒有捷徑嗎?
• 有哪些戒毒方法?它的優勢跟劣勢分別是什麼?
• 若尚未戒毒成功,是時機未到,還是方法需要調整?

講師將結合多年的專業經驗,剖析每種戒毒方法的優缺點,並針對以上疑問進行解答。此外,針對其他個人疑惑,您可以在報名表中提前填寫,講師將在講座中一一回應,為大家帶來信心與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請身邊因毒品問題受苦的朋友,邁出新生的第一步!
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分享,更是一個支持與關懷的平台。無論您是為孩子、朋友或自己尋求幫助,這場公益活動都將是您轉換心境、探索解決之道的契機。
活動詳情:
• 時間: 11月30日(週六)下午兩點
• 報名連結: https://forms.gle/UyQ4si7Z78mUomAo6
• 報名諮詢專線:03-8671369                                                                                                                                                                                趕快邀請您身邊需要幫助的朋友參加,讓他們不再孤單,讓我們攜手,盡快走出困境!

2024戒毒成功故事:新生活教育中心幫助家人重建希望

2024 Drug Rehabilitation Graduation Ceremony

12024 Drug Rehabilitation Graduation Ceremony13年10月20日下午,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舉行了一場溫馨且充滿感動的畢業典禮,主題為「三位小屁孩大變身」。三名成功完成戒毒計畫的學員,經過長期努力,不僅克服了毒癮,還在家人和社會各界的見證下,重新踏上嶄新的生活之路。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自90年成立以來,已成功幫助數百位學員重拾人生方向,成為全台教育戒毒的標竿。
貴賓祝賀 社會支持力量強大
壽豐鄉鄉長曾淑懿、吉安鄉公所鄉長辦公室主任武玉智、花蓮縣家長協會理事長徐懿香等社會賢達皆出席了此次畢業典禮,共同祝賀學員們的脫胎換骨。曾淑懿鄉長在致詞時對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的貢獻大力稱讚,她說:「戒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據我所知,監所對此束手無策,但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這廿年來幫助了三百多個家庭找回摯愛的家人。今天的三位畢業生,證明了他們的毅力與勇氣,未來一定會走得更遠。」
武玉智主任也勉勵學員們不要停止腳步:「畢業只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未來充滿挑戰,但只要你們保持堅毅,家人和社會會永遠支持你們,今天只是新的起點。」
而花蓮縣家長協會理事長徐懿香別出心裁,贈送每位畢業學員一支象徵「你好棒」的超大棒棒糖,她笑著說:「禮物不大,但希望你們知道,你們都是最棒的!」
三位畢業生的感人故事
這次畢業典禮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三位學員親自分享的戒毒歷程與轉變。
家銘是最短時間內完成回家功課的學員。他在今年2月25日結業後,立刻回家協助家中生意,並用賺到的第一筆錢買了老酒送給阿公,彌補過去偷賣阿公收藏的茶壺的行為。他回憶起進入戒毒中心的過程,幽默地說:「當初舅舅帶我來玩,沒想到最後把我留在戒毒中心。但今天,我和舅舅終於可以一同回家,這次是帶著笑容回去的。」
小興於110年底結業後,回到中心擔任志工,並在六位姑姑的支持下繼續進修,最終成為中心正式職員。他感謝家人的不離不棄,尤其是姑姑們的無私奉獻,讓他能夠站在今天的舞台上,充滿自信地說:「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阿淳則在111年底結業後前往澳洲進修,此次回到家鄉,已經是個成熟穩重的丈夫和父親。他感謝家人多年來的支持與陪伴,特別是在典禮的最後,他驚喜地向妻子求婚,承諾未來將成為一個更好的丈夫,給她幸福的生活。這一幕感動了全場,在親友和來賓的掌聲中,這段求婚故事為整個典禮增添了溫馨的結尾。

那可拿戒毒中心:教育戒毒的卓越典範
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教育為本,致力於幫助學員從心靈層面重建自我,擺脫毒品的束縛。中心執行長林珈甄女士表示:「我們不僅幫助學員戒除毒癮,還教導他們如何重新適應社會,面對未來的挑戰。」她特別強調,這次三位學員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努力,也反映了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力量。
林執行長強調,未來中心將繼續推動反毒、戒毒相關教育,協助更多學員和家庭,讓更多陷入毒癮的個體找到希望與新生。
重拾人生 走向未來
這場畢業典禮,代表著三位學員從毒癮中脫離,走向全新人生的起點。他們的成就,不僅是個人的勝利,更是家庭與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曾經迷失的靈魂,現在找回了希望與方向,未來的路將由他們自己書寫。
隨著典禮在熱烈的掌聲和祝福聲中圓滿落幕,三位畢業生的故事也將繼續激勵更多正在奮鬥中的人們,提醒他們勇敢面對挑戰,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戒毒之路: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

戒毒成功,戒毒過來人

在現今社會,毒品的危害無處不在,對許多家庭來說,親人吸毒已成為無法擺脫的噩夢。然而,是否有可能將這一切逆轉,找回曾經的快樂與和諧?答案是:有可能。這並非遙不可及的神話,而是滴水穿石的實際分享。第40場的線上戒毒畢業典禮,將為您帶來一次感動人心的見證。

戒毒成功,戒毒過來人

【線上活動】穿越逆境,永不放棄 —— 你會看到他們如何化解無盡憂愁

這場畢業典禮不僅是對戒毒者的一次慶祝,也是對每一個面臨家人吸毒困境的人們的一線希望。家人的痛苦、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依然無法熄滅內心的那一絲期待:「他會變好的。」這不是空洞的期望,而是有根據的信念,因為他們—那些曾深陷毒海的戒毒畢業生—已經做到了!

【感動故事】見證從混亂到重生

在這場線上戒毒畢業典禮中,我們將一起聆聽三位成功戒毒的畢業生,如何突破重重困難,走向人生的光明:

  • 小張:他曾經是家人心中最痛苦的存在,毒品讓他迷失,但他最終選擇絕食擺脫罪惡,找回了家庭的幸福。這段過程中,家人的愛與堅持成為他最強大的支持。
  • 純哥:曾經的暴力青年,堅信吸毒和混跡黑道能改變命運,但最終他發現自己走向的是死路。在經歷多次考驗後,他不僅找回了自己,也成為一個熱愛家庭、幫助他人的人。
  • 搞笑阿家:他曾認為家人對他充滿指責,只有吸毒的朋友才是他的真心人,但在家人的幫助下,他走出了毒品的泥潭,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線上首播】您不能錯過的戒毒紀錄片

這場線上戒毒畢業典禮紀錄片將帶您走進這些戒毒者的真實世界。您將看到他們如何從暴力與衝突中走出,如何不斷克服自我,最終找回曾經的那份純真與善良。這不僅是一場畢業典禮,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一個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動經歷。

【課程資訊】

  • 日期:2024年10月20日(六)
  • 時間:14:00-15:00
  • 方式:線上會議ZOOM
  •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無犯罪促進會-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
  • 洽詢專線:(03)8671369 張其駿先生

讓我們一起見證奇蹟,給家人帶來希望

對於每個正在面對家人吸毒問題的家庭,這場活動將是一次深刻的啟示。毒品帶來的傷痛,或許無法一夜之間抹去,但正如這些戒毒畢業生的故事所展示的——只要不放棄,任何人都能夠戰勝毒品,重生並重新找回人生的希望與幸福

如果您正在為家人的吸毒問題而煩惱,別放棄。這些戒毒者的故事將告訴您,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光明始終存在。

🔰 精彩內容:

  • 家人如何幫助戒毒?
  • 戒毒的真正戰役:不是與毒品的鬥爭,而是與自己作戰。
  • 找回家庭的和諧,改變從自己開始。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經歷戒毒之路,請務必參加這場意義非凡的畢業典禮紀錄片直播,讓我們一起給予最真摯的祝福與支持!

如果有任何問提歡迎撥打戒毒諮詢:(03)8671369

吸毒後遺症無藥可救?破解吸毒發瘋的兩大面向

毒品,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條不歸路,無法復原的路。

當一個人陷入毒品的深淵時,他們不僅會失去自我,還會失去與周圍世界的聯繫。幻聽、幻覺、妄想,這些都像是無形的枷鎖,將他們困在一個無法逃脫的世界中。對於外人來說,這些人已經無藥可救,徹底淪為社會的邊緣。然而,有些故事卻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是否真的有無可挽救的可能?譚熺賢先生的故事,正是這樣一個讓人重新審視的例子。

在20年前,譚熺賢先生已經深陷於安非他命的泥潭中,這已經是他吸食安非他命的第16個年頭。當時的他,完全被毒品控制,生活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為了防範自己被揭發吸毒的事實,他在家門口安裝了五臺監視器,幾乎整天待在監控螢幕前,時刻關注著周圍的動靜。這種行為在旁人看來或許是偏執,但對於譚熺賢來說,這卻是他對抗心中無法抑制的恐懼和焦慮的唯一方式。

更令人擔憂的是,譚熺賢的家人經常看到他突然大吼大叫,顯得無比瘋狂。每當這個時候,他總是試圖解釋,就有人在櫥櫃後面監視著自己,然而,他的家人卻無法理解這一切,覺得他無法恢復正常,甚至懷疑他已經永遠失去理智。這些幻聽和幻覺最終讓他的生活陷入了深淵,差點因此走向生命的盡頭。

然而,就在他無法自拔的時候,他的家人並沒有放棄他。譚熺賢的家人深知他需要幫助,他們決定不再袖手旁觀,開始尋求各種戒毒的技術和方法。幸運的是,這一切並非徒勞。在家人的支持和戒毒技術的幫助下,譚熺賢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他的幻聽和幻覺消失了,甚至比吸毒前的狀態更好,頭腦變得更加清晰,思維也更加敏捷。

這樣的結果對譚熺賢來說,無疑是一次重生。他曾多次參加戒毒相關的講座,大部分的講師都強調,像他這樣的幻聽和幻覺是不可逆的,這是一種慢性精神病,無法治愈。因此,當譚熺賢意識到自己居然能夠恢復到正常狀態時,他感到無比驚訝,甚至認為這是祖上有德,才讓他如此幸運。

然而,當譚熺賢開始投身於幫助其他戒毒者的工作時,他逐漸發現,自己並非唯一的一人。原來,許多看似無法挽救的吸毒者,也都能在正確的戒毒技術和家人支持下,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這讓譚熺賢明白,戒毒並非不可能,即便是那些被認為已經無藥可救的人,也有可能重新找回自我,回歸正常生活。

譚熺賢老師在幫助戒毒者的過程中,總是抱持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他盡其所能地運用各種方法來幫助那些深陷毒品泥潭的人。他深知,這些人並非一開始就注定要走上這條不歸路,他們只是在某一個時間點走錯方向,需要有人伸出援手,引導他們走回正途。

在與許多吸毒者的接觸中,譚熺賢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大約90%的吸毒者,在家中會表現得瘋狂,情緒激動,甚至會做出一些危險的行為。然而,當他們走出家門,進入社會時,卻又能表現得相對正常。吸毒者在家中之所以會表現得如此極端,是因為在家庭環境中,他們能夠毫無顧忌地做自己,無需擔心他人的評價或外界的壓力。然而,這也讓他們的家人深感痛苦,因為這些家人不僅要承受吸毒者的情緒波動,還要面對他們無法控制的行為。即使想要幫助吸毒者,家人往往也感到力不從心。

譚熺賢老師在一場戒毒分享會中,深入探討了如何緩解吸毒後遺症的問題。他提出了兩個重要的面向:

1. 生理方面

要幫助吸毒者戒毒,首先需要確保他們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這包括營養均衡的飲食(方法:少糖、少咖啡因、多蛋白質以及蔬菜)、充足的睡眠(方法:輔助營養、散步、泡熱水澡等)。譚熺賢強調,如果一個吸毒者無法吃飽、睡好,那麼任何心理輔導都會變得事倍功半。因此,保障生理需求是戒毒過程中的基本,甚至有些突發狀況和情緒波動,都可以通過維持這些基礎要素來避免。

2. 心理方面

除了生理需求,心理上的支持和引導也是戒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譚熺賢指出,幫助吸毒者解除壓力、轉變心態,是幫助他們走出毒品陰影的關鍵。這需要專業的心理輔導,以及家人和社會的支持,讓吸毒者能夠重建自信,並且找到新的生活目標。

在這場分享會中,譚熺賢特別強調了基礎要素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吸毒者無法保持良好的飲食和睡眠習慣,那麼即使有再好的心理輔導方案,也很難取得顯著效果。這也是為什麼新生活教育中心能夠有較高的戒毒成功率的原因之一。在這個中心,戒毒者24小時都在專業人員的監督下,這不僅有助於他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還可以通過專業的戒毒教育來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導正過去的錯誤價值觀,學習新的處世方法,讓無毒的生活成為他們新生活的一部分。

譚熺賢的故事和他所分享的經驗,給了許多人希望。他的經歷告訴我們,無論陷入多深的絕望,只要有支持和正確的方法,總能找到重生的機會。毒品帶來的傷害是毀滅性的,但它並不是不可逆的。正如譚熺賢所說,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刻,只要有一絲光明的引導,就能找到通往希望的道路。

這個故事不僅是對譚熺賢個人的致敬,也是一個警示,提醒我們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生命。毒品或許會讓人失去理智,但只要有愛與支持,就能夠重新拾回那份曾經的清醒與希望。譚熺賢的故事,正是對這一理念的最有力證明。

重拾希望專線:03-867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