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毒海 走進災區

走出毒海-走進災區

走出毒海-走進災區
花蓮光復的雨停了,卻留下滿街的泥濘與狼藉。傾倒的家具、被水泡壞的家電散落在路旁,居民只能無力地望著自己破碎的家。

就在這樣的場景裡,我們中心的學員走了進去。他們揮著鏟子,默默清理殘破的家園。過去,他們的雙手曾帶來傷害與遺憾;這一天,卻第一次用同樣的手,為陌生人做一件有意義的事。

有人在返程的車上說,看見災區的慘況,才知道平凡的生活有多值得珍惜。有人第一次覺得自己「幫得上忙」,興奮到打電話告訴媽媽,還說以後想常常去做志工。有人雖然在高溫下中暑了,卻仍堅定地表示,如果還有機會,他還要再去。

這些話聽起來簡單,卻讓家屬心裡翻湧。謝媽媽說,孩子興奮地打電話告訴她,幫助別人讓他很快樂,還想繼續當志工,那一刻,她感到久違的欣慰。羅媽媽說,聽到孩子主動要去救災,內心湧起了一股感動與敬佩。林爸爸則覺得,看著孩子在服務裡體會到團隊合作與同理心,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有一位母親的話,尤其讓人動容:
「他過去讓我抬不起頭,但今天,他踏出步伐去幫助別人。這份改變,讓我終於看見希望。」

「戒毒之前,他總是給身邊的人帶來傷害;如今,這雙手第一次用在幫助別人。」
對這些孩子而言,每一鏟泥土、每一滴汗水,都是在清理災區,也在清理自己生命裡的殘骸。

這次行動由譚熺賢總裁親自帶隊。他分享,最令他感動的,是學員們自己提出想要去協助災民,代表他們已經願意把精力花在正確的地方。「在幫助災民的過程中,他們同時也找回了承擔與責任感,明白自己能夠成為別人的依靠。」

滿身泥濘的背影,映照出一種新的開始。對災民來說,他們是即時的援手;對家屬來說,他們是久違的驕傲;而對學員自己來說,這是一次用行動證明:他們真的能走出毒海,重新踏上人生道路。

原來,我也能夠變好|戒毒學生分享

原來,我也能夠變好|戒毒學生分享

原來,我也能夠變好|戒毒學生分享
(示意圖/非當事人)

我曾經以為自己是被這世界遺棄的主角,沒有主線任務、沒有升級路線,只有一堆支線任務:失敗、逃跑、對不起。

「家人」對我來說,是個很難定義的詞。從小到大,我在阿公阿嬤家的竈腳(台語,指廚房角落)長大,爸媽只在夜晚短暫出現。大概就像 RPG(角色扮演)遊戲裡的 NPC(非玩家角色,只會出現發任務的人物),出來只是要我完成某些任務。

他們的任務是:
「你功課寫完了沒?」
「怎麼又考這種分數?」
「早點睡,別吵。」

我不知道該怎麼回應,只知道每次說錯話或沒做到什麼事,換來的不是打就是罵。被打被罵久了,我乾脆選擇一條最輕鬆的路,沉默。
沉默久了,我就成了連自己都不太認識的人。

後來我學會了怎麼讓自己「不要想太多」:那就是吸毒,還有賭博。
你知道嗎?那種感覺就像開了無敵模式。你可以讓大腦關機,不去想爸媽那張永遠不滿意的臉,也不去想為什麼這個家裡沒有人會擁抱你、問你今天開不開心。

我變壞了,而且越壞越自由。
但自由很貴。你以為是白送的,結果是貸款,而且利率超高。

我開始讓爸媽幫我收拾爛攤子:罰單、債務、醫藥費,還有更多不能說出口的事。他們默默扛著,好像那是他們欠我的一樣。
有一段時間,我真的認真問自己:
「這個世界是不是只有暴力和批評才是真理?」
答案我不敢肯定,但心裡的聲音好像在說:好像是。

直到我來到那可拿
這裡沒有什麼神奇魔法,只有一堆課程、一堆反思,以及要你寫下自己過錯的功課。其中有一份作業,叫做「第二動力」。
簡單來說,就是把你和家人、伴侶、愛人、性生活這些事做個總結。

看到題目的那一刻,我愣住了三十秒。如果有背景音樂,大概就是那種悲傷鋼琴慢慢墜入海裡的聲音。

我開始寫。從小到大的事一件件挖出來,像從冰庫裡掏出冷得發痛的東西,接著開始發臭,因為我發現,,我不是忘記,我是不敢面對。
我寫下那一件又一件傷害家人的事,寫下自己用「沒人愛我」當藉口,為所有壞事開脫;寫下偷錢、說謊、逃跑、發狂、冷暴力。

然後,我寫不下去了。
我的手在抖,真的在抖。那一瞬間,腦袋像被一桶冰水從頭到腳潑下。畫面一直跑:爸媽罵我的樣子、他們看我失控時無助的臉、他們一次又一次去處理我搞出來的爛事。那沉重的眼神和無聲的質疑,就像在問:你怎麼還是我兒子?那種沒有說出口的責備,像一根針刺進我發腫的心。


(示意圖/非當事人)

我想起那一次,媽媽回家拿了一個便當。她說她不餓,那個便當要給我當明天的早餐。我以為她真的不餓,後來才知道,她沒錢再買第二個便當了。

那才是愛。不是喊「我愛你」,而是寧願自己餓,也不讓孩子餓。
那天我寫到最後,桌子濕了一大片。

我不是聖人,也不是什麼有覺悟的英雄。我只是一個,終於不再騙自己的人。
我騙了自己二十年,一直說爸媽不愛我、說我沒辦法變好、說我就是這樣的人。事實是,我只是沒有勇氣好好看一眼他們白了的頭髮。

現在我努力戒毒、努力變健康、努力快樂。我不再說那種「我不需要誰」的話,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可以活下去,但沒有人等你回家,那真的不叫活著。
爸媽把他們的人生的一半給了我,我願意用我的後半生,陪著他們慢慢走完。

如果你也像我一樣迷路很久,請記得:
錯的不是你沒變好,而是你一直以為你不配變好。


如果你也在為家人擔心

請記得,你並不是一個人。
那種心痛、無力、失望交錯的感覺,我們都懂。
別讓自己獨自扛著,因為有人願意傾聽、陪你一起想辦法。

或許現在的你覺得看不到希望,但請給自己一個機會,也給家人一個希望。
改變,從願意伸出手的那一刻開始。

📞 03-8671369
這裡有願意陪伴的專人,聽你說,也幫你一起找到路。

 

17歲,他走出了喪屍菸彈和咖啡包|阿成的結業心得

我17歲 生活不再有喪屍菸彈與咖啡包

我17歲 生活不再有喪屍菸彈與咖啡包

阿成,17歲。
曾經染上喪屍菸彈依托咪酯)和咖啡包的癮,脾氣變得暴躁,生活一團亂。毒品慢慢磨掉他的判斷力,也讓他和家人的關係降到冰點,對未來更是毫無方向。明知道這樣下去遲早會出事,他卻還是困在那種麻痺的日子裡。直到家人決定介入,把他送進中心。

以下是阿成結業心得
剛踏進戒毒中心的那一天,我其實滿腦子都是疑問和抗拒。心裡想著「這到底是什麼地方?我真的要待在這嗎?」甚至有種被半哄半騙帶來的感覺。那時候的我,只想著回台中、回到熟悉的地方,哪怕那裡充滿誘惑與混亂。

進入課程的日子,我的腦中還是充斥著過去的影像與情緒,心思飄來飄去,很難專注在眼前的事。幸好身邊有同學和職員的陪伴,他們沒有因為我是中心年紀最小的學員就對我另眼相看,反而在生活和課程上都伸出援手。這份被接納的感覺,讓我漸漸卸下心防。

開始桑拿烤箱課程(淨化排毒)後,我的身體慢慢發生變化。每天揮汗排出身體裡累積多年的殘留物,雖然過程很熱、很累,有時甚至無聊到不想動,但和同學聊天、分享過去的故事,反而讓時間過得快一點。我們還會一起說說笑笑,有時熱到快烤不下去,但笑著笑著也就撐過去了。

戒毒生進行烤箱排毒(淨化課程)

隨著烤箱和運動持續進行,我感受到身體變輕了,精神也比以往更穩定。過去那些疲憊、渾身不對勁的感覺一點點消退,我甚至開始重新享受打球、運動的樂趣。那種重新掌握身體的感覺,對曾經被毒品控制的我來說,是很久沒有過的自由。

不過,中途也不是沒有低潮。情緒突然湧上來、想放棄的時候不少,但教室輔導員和同學們總會在我快撐不住時拉我一把,提醒我「既然來了,就做完它」。我也慢慢學會調整自己,透過課程練習,把專注力拉回當下,讓自己不再被情緒牽著走。

接下來的步驟,讓我真正正視了過去的自己。當我寫下那些曾經做過的事情,包括越軌行為、傷害過的人,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對家人和朋友造成了這麼多負擔。以前我總找藉口,把錯怪在環境或別人身上,現在我明白,那只是我不願面對的逃避方式。
戒毒學生上課

我學到了什麼是「品格」,懂得衡量一件事對自己和他人是有益還是有害,也知道該怎麼遠離讓自己陷入低潮的環境與人。更重要的是,我開始學會用正確的方式維持生活的穩定,而不是一次次掉回過去的惡性循環。

在這段過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從最初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了,到現在能夠冷靜分析問題、處理衝突,不再一味逃避。過去那個被毒品綁住、充滿壓抑和反應式行為的我,正在一步步離開,而現在的我,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中的挑戰,並和家人建立更健康的溝通與連結。

我很感謝中心的安排、職員的用心、同學們的陪伴,以及一路上支持我的家人。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這個可以重新規劃人生、願意持續向上的我。

結業那天,我笑著說:
「現在的我,可以面對任何事,和家人好好說話,也喜歡這樣的自己。」


如果你或身邊的人需要幫助,請記得,你並不孤單。
📞 諮詢專線:03-8671369

 

沒有意志力,他該怎麼戒毒?

意志力,戒毒,戒毒方式,家人吸毒怎麼辦

意志力,戒毒,戒毒方式,家人吸毒怎麼辦「我們幫他這麼長的時間,又吸毒了,沒有意志力!」

「他喔,朋友找他又去(吸毒)了,沒有意志力啦。」

「幫他介紹工作,才去一天,就說不去,都躲在家裡吸毒……」

這樣的狀況真的會讓家人崩潰、束手無策。對於沒有意志力的吸毒者,該怎麼戒毒?

小李可以說是沒有意志力的代表之一,他在戒毒中心不到兩天就吵著要回家,但如今,他戒毒成功,也自己開了幾間公司。

他用海洛因,曾進出監獄。7年前,小李的家人把他送來新生活教育中心,他三天兩頭就吵著要回家,因為他堅信自己就可以戒掉,不需要別人幫忙。但家人深知毒癮沒有徹底解決深層問題,一定又會再回到那個循環,必須完成所有戒毒課程。然而他第一次反抗回到家,小李爸爸在客廳等他:「小李,你回去好不好!算爸爸拜託你,把那裡的課上完。」

那個晚上小李想了一夜,隔天就打電話回中心希望能完成課程,然而這樣的狀況不只發生一次,但我們清楚他那份想戒毒的心沒變,只是需要時間打敗內心的惡魔。每次回來,我們會鼓勵他:「回來就好!把毒癮問題處理好!」

這幾天的經歷,讓他看清楚自己的自大,願意靜心上課。在烤箱課程上到一半,他就覺得專注力、靈活度都恢復了!接下來的課,讓他很開心:「我不會一直想著要回到舒適圈,我有辦法面對任何事,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戒毒後,他跟老婆一起打拼,從沒有收入到客人排隊訂購,全都靠他堅定的意志力,如今他還開始了另一份事業,也多了一位黏他的寶貝女兒,他把每天過得充實開心!

如果你也有一位像小李一樣的家人,你需要一些方法幫助他!

關鍵1.  怎麼培養吸毒者的意志力?

事實上,吸毒者並不是沒有意志力,只是用錯地方。他可以為了吸毒,絞盡腦汁找錢找毒品,如果他能把意志力用在正向的地方,那份拚勁肯定會獲得好的成果。所以在新生活教育中心我們會協助他恢復責任感、導正價值觀,選擇對的事情去堅持,發揮他的正面影響力。

關鍵2.  如何溝通才能讓他願意戒毒?

瞭解他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並讓他知道戒毒可以幫助他什麼。

吸毒者往往嘴上說要戒,卻繼續吸毒,這樣的假象會讓家人誤以為他不想要改變,殊不知,在毒品吸下去那一刻,內心的糾結與掙扎,會讓他陷入無盡的懊悔:「我怎麼又用了……」身為他的家人,需要有比他更堅定的信念:「他是想要戒毒的!」畢竟他會被毒癮動搖,可是沒有毒癮的我們不會,家人的堅持是他在搖擺中的一份力量。除了堅定想法,分享戒毒方法可以改變什麼是必要的,吸毒會讓人陷入迷茫,他想出的方法往往無法真正改善生活,只能受環境的打壓、旁人的瞧不起,都是"別人"的錯,但事實上,他才是那位可以讓生活變好或變壞的操盤者,這也是新生活教育中心的戒毒重點,協助他了解生活失控的原因,以及該如何把事情做對。

 

希望以上資料可以對你有幫助,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到 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官方Line 私訊詢問,或者來電 03-8671369。

如果你想持續收到 新生活 分享的更多戒毒點滴,也歡迎訂閱電子報,讓我們協助你與你的家人獲得無毒品危害的自由。

2024戒毒成功故事:新生活教育中心幫助家人重建希望

2024 Drug Rehabilitation Graduation Ceremony

12024 Drug Rehabilitation Graduation Ceremony13年10月20日下午,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於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舉行了一場溫馨且充滿感動的畢業典禮,主題為「三位小屁孩大變身」。三名成功完成戒毒計畫的學員,經過長期努力,不僅克服了毒癮,還在家人和社會各界的見證下,重新踏上嶄新的生活之路。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自90年成立以來,已成功幫助數百位學員重拾人生方向,成為全台教育戒毒的標竿。
貴賓祝賀 社會支持力量強大
壽豐鄉鄉長曾淑懿、吉安鄉公所鄉長辦公室主任武玉智、花蓮縣家長協會理事長徐懿香等社會賢達皆出席了此次畢業典禮,共同祝賀學員們的脫胎換骨。曾淑懿鄉長在致詞時對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的貢獻大力稱讚,她說:「戒毒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據我所知,監所對此束手無策,但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以其獨特的教育方式,這廿年來幫助了三百多個家庭找回摯愛的家人。今天的三位畢業生,證明了他們的毅力與勇氣,未來一定會走得更遠。」
武玉智主任也勉勵學員們不要停止腳步:「畢業只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未來充滿挑戰,但只要你們保持堅毅,家人和社會會永遠支持你們,今天只是新的起點。」
而花蓮縣家長協會理事長徐懿香別出心裁,贈送每位畢業學員一支象徵「你好棒」的超大棒棒糖,她笑著說:「禮物不大,但希望你們知道,你們都是最棒的!」
三位畢業生的感人故事
這次畢業典禮最觸動人心的莫過於三位學員親自分享的戒毒歷程與轉變。
家銘是最短時間內完成回家功課的學員。他在今年2月25日結業後,立刻回家協助家中生意,並用賺到的第一筆錢買了老酒送給阿公,彌補過去偷賣阿公收藏的茶壺的行為。他回憶起進入戒毒中心的過程,幽默地說:「當初舅舅帶我來玩,沒想到最後把我留在戒毒中心。但今天,我和舅舅終於可以一同回家,這次是帶著笑容回去的。」
小興於110年底結業後,回到中心擔任志工,並在六位姑姑的支持下繼續進修,最終成為中心正式職員。他感謝家人的不離不棄,尤其是姑姑們的無私奉獻,讓他能夠站在今天的舞台上,充滿自信地說:「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我。」
阿淳則在111年底結業後前往澳洲進修,此次回到家鄉,已經是個成熟穩重的丈夫和父親。他感謝家人多年來的支持與陪伴,特別是在典禮的最後,他驚喜地向妻子求婚,承諾未來將成為一個更好的丈夫,給她幸福的生活。這一幕感動了全場,在親友和來賓的掌聲中,這段求婚故事為整個典禮增添了溫馨的結尾。

那可拿戒毒中心:教育戒毒的卓越典範
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教育為本,致力於幫助學員從心靈層面重建自我,擺脫毒品的束縛。中心執行長林珈甄女士表示:「我們不僅幫助學員戒除毒癮,還教導他們如何重新適應社會,面對未來的挑戰。」她特別強調,這次三位學員的成功,不僅展現了個人的努力,也反映了家庭和社會的支持力量。
林執行長強調,未來中心將繼續推動反毒、戒毒相關教育,協助更多學員和家庭,讓更多陷入毒癮的個體找到希望與新生。
重拾人生 走向未來
這場畢業典禮,代表著三位學員從毒癮中脫離,走向全新人生的起點。他們的成就,不僅是個人的勝利,更是家庭與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曾經迷失的靈魂,現在找回了希望與方向,未來的路將由他們自己書寫。
隨著典禮在熱烈的掌聲和祝福聲中圓滿落幕,三位畢業生的故事也將繼續激勵更多正在奮鬥中的人們,提醒他們勇敢面對挑戰,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叛逆到成功戒毒,媽媽終於可以安心了

吸毒如何影響家人
吸毒怎麼害到媽媽
我吸毒像給母親脖子上架一把刀

我壓根不相信我會K他命成癮,直到我無法排尿還想要用K,我心裡一驚:這下完蛋了……

第一次被發現

我阿嬤是第一位發現我吸毒的人。

那天在房間內用K他命,正當我朝門的方向吐菸時,阿嬤正巧走進來,加上桌上有白粉跟卡片,她生氣地問我:「你在做什麼?怎麼會吐煙?吐那是什麼菸? 怎麼會有卡片? 」

雖然阿嬤不知道K他命是什麼,但知道那是毒品,說要告訴家人。

我求她不要告訴其他人,保證:「我一定會戒掉!」

之後,每次被她抓到我在吸毒,我總會答應她:「下次一定會改!」

她只能很氣地打著我手臂:「你這個孩子怎麼這樣。」

然而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有一天阿嬤突然哭著跟我說:「我隱瞞了這麼多年,沒辦法再瞞下去了,一定要說,不說出去很痛苦……」

她說完就打電話給我媽,媽媽聽後立馬放下工作跑回家,開始罵我「毒品這種東西你也敢碰!唉~沒用了!」希望罵完後我可以懂事一點。

那時,我覺得無所謂,只要小心一點,不要被家人發現就好;只是一次在路上遇到攔檢,警察發現我放在車廂的K他命,就把我帶到警局作筆錄,家人保我出來的時候一臉絕望。

阿嬤更是後悔地哭著說:「早知道我第一次發現他吸毒就告訴你們,也許也不會害他變成這樣。」

之後他們都會緊緊地跟著我,我就想辦法躲起來偷偷吸毒。

有一天不知發生什麼事,我只記得跟媽媽有爭執,不知是怎麼撞得,只記得那一瞬間,血從我額頭往下流淌,當下我好難過「為什麼我跟媽媽的關係會變成這樣……」

事後媽媽也跟我道歉,苦口婆心地跟我聊,希望我不要再碰了,而且只要看到戒毒相關的資訊都會傳給我看,鼓勵我:「別人可以戒掉毒品,你肯定也可以。」

 

如同刀架在脖子上的煎熬

媽媽時不時就會鼓勵我,直到有一天她受不了,對我說:「我對你心軟,但你是怎麼回報我的?還是繼續吸毒啊!根本就是在糟蹋我,我收集這麼多資料給你,你也是左耳進右耳出,現在我不想用這種方式了,我要讓你知道什麼是『失寵』的感覺。」

那次之後,媽媽都不理我了,不叫我吃飯,也不跟我講話,一見面就把我當空氣。

終於她開口講話了,第一句話卻是:「你怎麼沒死?為什麼不去死一死!」

「你這樣,讓我每天都好像被刀架在脖子上,快喘不過氣。」

就這樣,一整年我跟媽媽都沒有聯絡。

直到舅舅看不下去了,勸我要主動跟媽媽道歉,「難道要繼續這樣跟你媽互動嗎?」他反問我。

我也認同舅舅的說法,於是打電話給她。剛開始她話都沒說、直接掛掉,但我有空就會再打,幾次之後她終於接電話了,我趕緊說:「對不起!」對面傳來的卻是沉默,這一分鐘讓我有點擔憂,怕她不認我這個兒子。

 

從冷漠到分析後果

幸好她沒有要跟我斷絕關係,她冷淡地問:「阿嬤勒?請她聽電話。」

雖然她沒有原諒我,但至少比不理我強。

家人到後期,不知道是不是有請教專家,他們對待我的方式跟之前有很明顯的改變!

舅舅會像朋友一樣的跟我聊天。

舅舅:「你常說你是靠自己的薪水吸毒,又不會影響其他人。但你捫心自問,吸毒後的那幾個小時神智不清,有辦法專注嗎?連寫字也沒辦法吧,這樣你要如何工作?不都是其他人分擔你的工作嗎?而且你吸毒的模樣被客人看到(我家是開店的)他們會願意來買東西嗎?這樣你的收入會變少啊~你只看到前面的好處,可是後面的影響你怎麼都看不到……」

剛開始我都只是:「喔。」「喔。」「喔。」的回應,因為覺得自己是做錯事的小孩,只能安靜聽他們罵。

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才開始把心中的想法告訴他們。

這期間,我知道我該戒毒,但怎麼也戒不掉,所以乾脆懲罰自己不能吃飯,家人叫我吃我就很快喝個幾口湯就去洗碗了,不管有沒有吸毒。

他們看到我這樣很心疼:一個好好的孩子,怎麼變得悶悶不樂?這樣身體怎麼撐得下去?

家人看不下去,找我聊:

「拜託你戒毒好嗎!我們沒有辦法幫助你,打也打了罵也罵了,試過這麼多方法,你還是沒辦法靠自己的意志力把毒品戒掉,我們找個戒毒中心,好不好?」

我那幾天都沒有吸毒,相對比較理性,就答應:「對啊,這樣也將近20年了。」

他們提議:「你想不想去花蓮戒毒中心看看?」

我:「好啊,真的戒不掉的話就去!」

 

去花蓮玩

那天聊完後,大約兩個月後,我又被警察抓。

舅舅無奈地說:「我才跟你講完你又……,唉……」

但他沒有罵我,反而問我:「這個中秋連假有沒有休息?」

我:「有。」

舅舅:「好!我安排假期陪你出去玩。」

假期當天,舅舅開著車來接我,出門前媽媽還有其他家人都來送我,叮囑我要乖!我跟他們道別後就出發了。

舅舅一路從宜蘭帶我玩到花蓮,「花蓮扁食」、「剉冰」、「臭豆腐」都帶我去品嚐,還帶我去太平洋公園看海景,真的好美!我心裡暗自發誓「這次回去我一定不會再用了!」

一路上的風景真的很新奇,開著開著,舅舅開到了一個私人的度假中心,停下車來問我:「你準備好了嗎?」

我:「準備什麼?」

舅舅:「花蓮那個地方。」

我:「好。我之前答應你了,可是我沒有帶行李。」

舅舅把後車廂一個裝得滿滿的行李交給我,原來家人早就幫我準備好了,於是我跟著他進了新生活教育中心的大門。

可能他們曾經預告過,所以我沒有太多排斥,就想要了解這裡到底是如何戒毒的。在這裡的生活,有什麼我就學什麼,學了好多外面沒學到的東西:我知道該怎麼處理生活中的狀況,不再像之前一樣,遇到事情就逃避,或以吸毒的方式面對困難。很謝謝我家人把我送到對的地方,很慶幸我自己肯努力學習,職員們又很用心教導,才能創造三贏的局面。

戒毒課程完成後,跟家人相處模式都改變了。我出門前會報備目的地,他們很放心我,不再像之前總擔心我是不是又去吸毒。

目前,我計畫沉澱一段時間,協助家人彌平過去的傷痛,也練習安排讓自己無聊的時間;其實,以前一到下午四、五點,我就會開始做怪(吸毒),但現在,根本不會有那方面的渴望,一有空閒,就幫家人、看書、看電影,完全不會無聊。現在,我清楚家人口中的壞朋友是什麼樣的人,我都會避免跟他們來往,因為後果我看得很明白!那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要讓自己重新來過,恢復無毒無藥的正常生活!

 —–2023年2月25日 阿銘分享

毒癮關的住嗎?[安非他命的三種戒毒方法實測]

戒毒成功

戒安非他命原來差這麼多

安非他命,是我絕對不會碰的東西。因為…

在我的家鄉,那是沒原則的人才會碰的。

那些吸食安非他命的毒蟲衍生了很多問題,都被貶稱為「藥仔組」的。

 

安非他命是良藥

第一次失戀,那時真的很痛,唯一能讓我緩解的方法就是喝酒,一直喝…喝到過量,感覺快要死掉,趴在地上狂吐。那時,我請朋友幫忙叫救護車,但隨著死亡慢慢逼近,我覺得救護車來不及救我,腦海閃現朋友說的:「吸安非他命就不會酒醉」,所以我請有用安非他命的朋友快點拿給我。

他原本拒絕我,勸我:「還是叫救護車吧!」

我大吼,不理性地命令他:「你去拿!現在!馬上!」

吸完後,哇!真的很神奇,才一口,噁心嘔吐頭暈的那些症狀,緩解非常多。那時覺得安非他命好厲害,幫助我不會酒醉的好東西。

就這樣,我對安非他命有不一樣的認知…

 

安非他命賦予我的超能力

吸食安非他命不到一年,我開始會聽到不同的人跟我講話。就連住在30公里外(大約台北到桃園距離)的小弟弟,我都聽得到他的聲音,而且還可以跟他對話!剛開始我半信半疑,但漸漸地我肯定自己有超能力,「一定是昇華到另一個層級,不然怎麼可能有辦法跟遠方的人聊天~我根本就是行走基地台。」

 

爸媽要害我!

有一天我在樓上,聽到樓下的爸媽說:「竣傑最近怪怪的,我們是不是該裝個監視器,他都會自言自語,這樣鎖在房間,不知道在幹嘛…」幸好我有聽到,但我不動聲色,只需等他們裝完監視器後,小心避開,就不會被他們發現我有吸毒。

因為監視器的鏡頭是黑色的,最小可以跟筆尖一樣,所以只要是黑色的不是平滑面可拆卸的地方,都有可能是監視器,我都會用膠帶黏起來。

雖然,已經盡力排查,但,還是躲在廁所吸安非他命比較保險!沒想到,爸媽非但沒有停手,甚至,連廁所都裝,而且還是可同時錄音錄影的監視器,這樣他們才能存留證據,好讓我接受法律制裁!

我只好再想其他方法…我把棉被一蓋,在棉被裡吸安非他命。安全!

但爸媽沒有放過我,持續緊迫盯人…

那天,聽到父母聊天提到”警察”。

如果真的報警,我就完蛋!一定要立刻處理!當天晚上我一把火燒了那個裝滿監視器的房間,順便結束自己的生命。

火焰熊熊燃燒,我沒有死,卻將家人的生命推向死亡邊緣。

消防隊滅完火,激動地說到:「你們再慢幾分鐘,就會燒到陽台,那裡都是瓦斯桶,會直接爆掉,到那時候沒一個人能活命!」

我聽到也沒有什麼感覺,只是沉沉睡去。

隔天媽媽找來好多親戚,圍著我。媽媽直接丟出安非他命吸食器:「我在你房間發現的!」

我堅決否認:「那玻璃裡面裝的根本不是安非他命,是因為你們監視監視我,所以我才故意做出吸毒的動作,其實裡面根本不是毒品,不然你們拿去驗啊!」

 

第一次家人幫我戒毒

「那你去看醫生。」(家人要帶我去精神病院)

我心想,反正精神病院關不住我,絕對有辦法逃走!

所以毫不猶豫就答應:「好啊!」

沒想到,那裡連電話都不能打,我只好留下;每天活動一成不變,除了吃藥、睡覺、畫畫,有時會另外安排活動,但每天都想要吸毒…

住了42天,也累積了42天的渴望,就像餓了很久那樣。所以一出精神病院,我就吸毒了。

吸毒後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沒救了…都已經去精神病院戒了,還失敗,看來,我這輩子應該就這樣了…」

 

第二次他們仍沒有放棄

出院返家後,我火燒的房間被家人整理乾淨,連一包藏在天花板的安非他命都不見。從那天起,我就被軟性監控,因為媽媽把我的車鑰匙、所有證件、銀行卡都收起來,連我要出門,家人也會找各種理由要跟隨,最後我只好放棄。

後來,媽媽乾脆帶我去大陸玩,24小時都在一起,持續測試我還有沒有毒癮。

就這樣持續看管我三個月,雖然無法出門,但就是有辦法弄到安非他命~

如果你說:「你就是不想戒毒。」我覺得你說對一半,因為每當渴望毒品的時候,安非他命一吸下去,整個人才會舒服;但是,反撲而來的低落、暴躁、跟家人關係破裂…同時也把我撕裂。

我在矛盾中度日,內心的天使跟惡魔不斷地拉扯…

 

第三次他們竟願意再幫我

有一天,媽媽來房間叫我,說新生活教育中心職員陶威正張其駿在樓下,想找我聊聊。

我知道一定是跟我談戒毒的事,怕他們是詐騙集團,就事先知會朋友:「如果那兩個人搞我,我會反擊,到時候你們要幫我。」

最後卻超乎我預料,因為他們吸毒的經歷跟我的很像,而且他們說的"那可拿烤箱"好像有點屁用。

我決定去試試那個戒毒課程

剛到中心的時候,那些遠方的朋友多少會鼓勵我(後來才知道是幻覺幻聽);但要我跟爸媽溝通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裝監視器的卑鄙行為,這輩子我都不可能原諒他們。

後來,烤箱課程完成,把我的毒癮逼出、排出體外,就不會再渴望吸毒了。

那時,我爸媽還是持續用中心的監視器盯我,所以在做客觀性練習的時候,我故意對著監視器露屁股,想說:既然你們要看,我就給你們看個夠。

在客觀性練習中,我慢慢梳理過去發生的一切:

「原來!以前覺得是那麼肯定的事情,竟大多都是幻覺…」

整個人好像醒過來,原來以前的生活是煉獄

戒毒過程中的考驗,推著我去突破極限、挑戰自我,隨之而來的是確定感:我絕不會再去碰毒品!

離開中心,我也真的做到了!非常感謝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不管我變得多糟,仍視我為家中一份子,爸媽從來沒有放棄我,他們很有智慧的找到那可拿,並願意讓我去戒毒。

總結我的三次戒毒經歷

精神病院、家人看守、那可拿戒毒中心

1. 精神病院:會給我吃藥壓制毒癮,讓我覺得呆呆的,把毒癮壓制下來,但我內心對毒品的渴望壓不住,毒癮仍在。

2. 家人看守:雖然無法出門,但賣毒的人願意幫我外送毒品,還讓我欠錢;家人又不可能 24小時盯著我,仍有辦法得到毒品。

3. 那可拿技術:逼出毒癮。用烤箱把體內毒品殘留物排出,那裡的輔導員會利用那可拿技術來引導我,找回責任感與對未來的希望,並且,讓我有辦法擦亮雙眼,遠離會拖我下水的”好”朋友。

如今,我的生活不再只有毒品!

這個戒毒技術真的很厲害,職員救了我一命!所以畢業後,我繼續留下來,讓跟我有一樣經歷的人也能得到這份自由,無毒快樂的自由!!

—— 阿傑2024年4月4日

不放棄 才能抓住那0.01秒的奇蹟 – 戰勝毒品成為新的自己

【戒毒故事】不放棄 才能抓住那0.01秒的奇蹟

【戒毒故事】不放棄 才能抓住那0.01秒的奇蹟

在最近的中華奧運中,有一個故事使我們深受感動和激勵。亞運競速溜冰選手黃玉霖在比賽中經歷了失格的打擊,但他沒有放棄自己,他沒有讓這一個挫折結束他的夢想。相反,他和他的隊友繼續努力,他們在接力賽中全力以赴,最終逆轉了韓國隊,獲得了金牌。

黃玉霖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道理:生活中的挫折並不是無法克服的障礙,只要我們志在必得,堅持不懈,就能戰勝困難,抓住那0.01秒的奇蹟。戒除毒癮也是如此。

當我們談論堅持和成功時,一個激勵人心的戒毒故事立即浮現在腦海中。這位勇敢的戒毒者他的名字是陳友恭。

 

陳友恭是一位海洛因成癮者,因吸毒而失去了所有家產,妻子也離開了他,只有兩個女兒留在他身邊。小女兒從小就知道爸爸在吸毒,常常監督他。友恭一旦嘗試了海洛因,就停不下來,偷盜搶騙,賣掉公司,盜挖森林,只為了換錢買毒品。全家人在過年期間因友恭吸毒而糾紛不斷,最後長輩要求他去戒毒,否則永遠逐出家門。友恭答應了,但第二天卻改變主意,讓媽媽氣到中風,在救護車將媽媽送醫途中時,她緊握著友恭的手囑咐他去戒毒。友恭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來到中心戒毒。

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海洛因現列為一級毒品,其戒斷的痛苦也是數一數二的,記得當時友恭來到戒毒中心時,經歷了難以忍受戒斷時期,一次次的疼痛不適,都差點讓友恭放棄戒毒,心理總是浮出一個念頭:「算了吧!太痛苦了,自己應該就是會這樣一輩子吃毒吃到死了吧!」
總是在最後一刻想放棄的友恭,藉著戒斷專家的技術協助及堅定的信念和努力堅持下去,終於成功戒除了海洛因毒癮,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結業後,他重新找到了自己,修復了與家人的關係。他現在是一位戒毒輔導專員,用行動和所學技術來幫助其他的戒毒生,也用自己的故事鼓勵和激勵身邊所有人。

猶如黃玉霖及友恭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困境,只要我們勇於面對,堅持不放棄,奇蹟將會降臨。陳友恭的勇敢和毅力鼓舞著無數學生,他故事也成為了戒毒者的指南和希望。克服毒癮並非易事,唯有堅定的意志力和有效技術,相信自己的力量,就能走向人生的興盛繁榮。

 

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正在經歷毒癮的痛苦,請記住他們的故事。勇敢地迎接挑戰,不放棄自己的人生,您也能夠抓住那0.01秒的奇蹟,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光明未來。

戒毒諮詢專線:03-8671369

【個案督導長日誌】戒毒,重拾舞動人生的勇氣

戒毒 重拾舞動人生的勇氣

戒毒 重拾舞動人生的勇氣

在那可拿新生活教育中心的戒毒技術運作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叫做「個案督導長」,其職責是確保每一位個案(戒毒學員)在每一階段的課程中,符合正確步驟、正確的應用技術並有適當的進展,當過程中出現任何錯誤,個案督導長應該要偵測到,並加以修正。

以下文章為個案督導長 美惠寫下一段自身在督導學生過程中的故事與心得,期盼與所有讀者分享


戒毒中心輔導多年,曾接觸過許多孩子都是曾經是各領域的「高手」,因為毒品的關係,終結了他們的前途,放棄了他們原有的目標。

他們曾經在羽球、籃球、網球、排球等專業中有著出色的表現,有的甚至是校隊成員、國手,還有一些成為了作詞作曲家、編劇家、武術選手等。

今天我要介紹的男主角小林,今年23歲,是一位舞蹈冠軍選手。他從四歲開始學習跳舞,他的父母也是舞蹈界的高手。他身材高大健壯,手腳靈活,年僅16歲的時候就成為了一名舞蹈老師。在高壓高娛樂的環境中,儘管他曾經短暫接觸過K他命,但是因為用量不多加上當時專注於在舞蹈表現,當時並沒有染上毒癮

兩年前,小林在一個不良場所遇到一位高中時期愛玩的女同學,她告訴他咖啡包”用一次不會上癮”。小林抱著僥倖的心態試了一下,結果他就愛上了那種感覺。從此以後,他開始沉淪於尋找毒品和尋找快樂的生活中。不久前,他被抓住並被驗尿,檢測結果顯示他體內含有二級毒品安非他命,而安非他命的成癮性是諸多毒品中數一數二的。

當他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法自控時,他已經無法獨自停止使用毒品。他在醫療機構接受了兩年多的戒毒治療,但效果不佳。他的舞蹈教學專業能力受到了影響,他的說話方式、舉止、節奏感、責任感都受到了損害。朋友和老師紛紛對他放棄,也勸他戒毒,父母也束手無策,唯一沒有放棄的女友,最終也是因為受不了染毒的小林選擇離開他。

有次,小林在吃完藥之後陷入了瘋狂並處於昏睡狀態,他的姐姐見狀後決定採取行動,開始尋找戒毒中心。最後她找到了我們,並相信我們能夠幫助他。姐姐詢問小林是否有意願接受治療,在小林同意之下,當天下午,他來到中心參加面談,並開始接受戒斷課程。在面談中,他一直提起過去在舞蹈界的輝煌,也相當懊悔自己的錯誤造成女友的離開。

現在,小林已經開始了戒毒過程的第一階段,我可以看到他眼神的焦點、他的精神飽滿、行動力充沛,他充滿了自信,完全不同於他初來乍到時的狼狽樣子。

在面談中,他表示他來尋求幫助,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毒品問題,並開啟一個新的人生。當被問及他希望過怎樣的生活,成為怎樣的人時,小林說:希望提升自己的舞蹈技藝,重拾名聲,成為一個有著更好社會觀念、心裡素質強大、有責任感的人。

每天當我看到這位年輕人正在逐漸改變自己的過程中,看到他日漸集中注意力,看到他純真的笑容,我覺得他非常幸運且充滿福氣,因為這個社會上的毒品問題已經造成了太多孩子放棄追求幸福快樂的目標,或者永遠無法回頭。我們將努力讓他成為我們的最終價值產品:「一個不再使用毒品的人」,並期許他成為反毒的種子,用他的經驗告訴社會大眾,想要追求美好人生一定要遠離毒品。

讓我們一起祝福臺灣早日擺脫毒品的影響,恢復清新!

—個案督導長 美惠


從小林的人生故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毒品所帶來的摧毀力量,讓一個原本有著無限潛能的人迷失了自己的夢想和人生。

我們呼籲所有染毒者盡早尋求戒毒的幫助,不要等到失去了夢想和人生才後悔莫及。戒毒的道路並不容易,但是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著改變和戰勝毒品的力量。只要你願意接受幫助,重新找回那個追逐夢想的自己,我們將與你並肩作戰,共同邁向毒品自由的未來。

戒毒諮詢專線:03-8671369